發佈於 2022.12.05

 

知的兩重意義 - 聞見之知與德性之知

 

孔子曾經說 :  「知之為知之,不知為不知,是知也」《論語・為政》。這可以說是對待「知」與「不知」的一種實事求是的態度。那麼,「知」本身究竟又是什麼一回事?

事實上,人生來就有「知」。無論什麼人,不論資質高下,「知」可以說是人天生的一種能力。其次,不論什麼情況,「知」更可以說是人實踐的一種取向。

從語詞的意義看,英語中的Know,大抵相當於漢語的「知」。據當代學者萊雷爾 (Keith Lehrer)從語言哲學角度的分析,Know可有三種不同層面的意義。 1其一 : 表示「知道」或「懂得」,即表示擁有某一種能力,如玩樂器、懂烹調。其二 : 表示對事物具有一種認識,如認識某位朋友,認識香港這地方。其三 : 表示對某事物具有一種知識性的理解,如知悉手提電話的構造。上述這三不同意義的「知」,在不同程度上均與「知識」有密切的關係。這種把「知」理解為知識的態度,是西方文化的一貫立場。

[1] 見萊雷爾著 Knowledge, (Oxford University, 1974) p.1to3。


相反,在中國的文化傳統中,宋代大儒張載在《正蒙》便對「知」提出了一對十分重要的區分 : 「聞見之知」(強調我們透過耳目的感官知覺與外界事物的接觸而獲得知識)與「德性之知」(強調我們不必通過感官,而依賴內心的反思而能達致一種具有道德判斷的認識)。從作用看,前者大體相當於英語的Know,重視透過學習而達致閱歷多、學問廣,崇尚知識的積累。至於後者則重視德性的體認和涵養,旨在培養有德道價值的君子。換句話說,聞見之知是一種以外在事物為對象及範圍,偏向「順取」的認知活動;相反,德性之知則是一種以內在主體為對象,強調「逆覺」的反思活動。簡言之,兩種「知」,意味著知識與道德的對揚與抉擇。


然則,從古為今用角度思考,對於這兩種在認知取向上似乎南轅北轍的「知」,究竟可以如何綜合。從現代社會功能的實用價值來看,面對科學技術和市場經濟的無限擴展,能培養有技術知識的專面人材,其重要性固當然毋容置疑。然而徒具工具理性的知識人,只問效能而不問原則,忽略或無視人之所以為人的內在價值和道德的持守,這豈不是一個只得「單向度」的人嗎?

進一步說,現代教育的目的,在知識的灌輸和培養有德行的公民這兩個大前提下,如何在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、工具理性和價值理性之間,找到一個能面對社會變化而又持之有故,能折中「聞見之知」與「德性之知」的平衡點,這豈不是我們應當念茲在茲,值得關注和反思的一個重要課題嗎?

周國良博士

香港新亞研究所哲學博士,現職香港樹仁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助理教授、中文教學部副主任及經史與思想專業統籌
研究興趣包括中國哲學、當代新儒學、西方哲學及文論。
專著《形構之理與存在之理-戴震、朱子、孟子所言之理及道德形態之比較研究》,論文散見其他學術刊物。


< 原創文章/視頻,未經許可,不得轉載 >

歡迎留言:

登入/登記成為會員後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