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于 2025.03.31

子路:勇士?愚士?

仲由(前542-前480年),字子路,又字季路,孔门十哲之一。往见孔子(前551-前479)时,孔子问他有何所好?子路答:「好长剑。」嗜武舞剑,在孔子七十二士中,子路武艺高强;孔子周游列国时,成为孔子的保镖。

勇哉!孔子门下第一武士。

公元前480年,春秋时代,卫国戚城。夜,忽然爆出:兵变了。城中大乱,人马喧哗。有人呼叫:「子路何在?孔悝被蒯聩(?-前478)劫持了!」

子路在城外,闻呼悚然一惊。远处,一辆马车在疾奔。车上,他瞥见孔悝家臣栾甯正在喝酒喫烤肉,嘴里呜呜叫,神态极狼狈。子路嚷:「怎麽啦?」

栾甯大声叫,烤肉也从嘴中跌了出来:「我去救主公。」

栾甯口中的「主公」,是卫出公,是蒯聩的儿子。老父要夺儿子的王位。子路霎时明白,蒯聩是怕实力不够,胁持掌握卫国大权的孔悝一同造反。子路拔剑往城中冲,遇到逃出孔悝家同是孔子门下的师弟子羔(前521-?)。他俩都是孔悝的家臣。

子羔神态慌张说:「来不及了,城门已关了。」子路说:「我还是去看看。」子羔劝道:「何必去送死?」子路怒道:「拿了人家的俸禄,岂能见死不救!」子羔拦阻不成,就自行逃走了。

子路来到城门前,守将公孙敢截住他:「子路,请回吧。」城内隐隐传来乱声。子路骂道:「公孙敢!你还是人吗?食人之禄,临危竟脱逃!」适有人自内奔出,子路趁机闪入城内,见高臺上的蒯聩,正劫持孔悝迫就范。子路大叫:「子路在此,孔大夫可下臺矣!」

孔悝不敢应。子路怒极,声言火烧楼臺,迫蒯聩放人。有侍卫上前,子路大发神威,挥剑迫退。蒯聩呼石乞、盂黶去拦阻。三人就在台下交手起来。石乞、盂黶使的是长戈,十分勇勐,子路单剑难敌,身上迅受伤,缨带也被割断,帽子掉在地上。

子路挥剑迫退二人,跟着弯身拾起帽子,戴在头上,繫好帽带,说:「就是死了,也不能掉了帽子。此之谓礼。」此际,石、盂二人长戈直刺,当堂将子路戮死。

早年看《东周列国志》,当看到第八十二回子路之死时,便满心不舒服。在孔子弟子中,子路是我最喜欢的「爽士」。所谓「爽士」,是性直、性豪,真真正正符合儒家教旨的「率性之谓道」。而孔子对着这个敢驳嘴,敢提出一己之见的学生,从不以脸色示之,也从不怒语骂之;两师徒率性相对。

子路死时,仍不忘老师教诲,正冠结缨而逝。当年看了,我不禁慨叹:愚不可及也。是否「愚」?是否不应该?生命轻于正冠,对吗?而且明知冲入城救他的「老闆」,亦愚乎?反之,他的师弟子羔,就「聪明」得多,三十六着走为上着。

卫国之乱,孔子适在卫,一闻乱局,他便想起两位弟子在该国「打工」,便对众弟子说:「高柴(子羔)知大义,必能自全;由(子路)好勇轻生,昧于自裁,其死必矣。」话犹未已,子羔果然奔归,子路何在?孔子哀容满面,说:「由也,其死乎!」

知徒莫若师。果然不久,卫之使者到来,説:「新君已立,敬慕夫子,特献奇味。」所谓「新君」,乃蒯聩也。子路「老闆」孔悝终受胁助之即位。子路之死,岂非「大愚」乎!

孔子拜受「奇味」,一打开竟是肉酱一大团。孔子曰:「这是我弟子仲由之肉乎!」使者惊道:「夫子怎知道?」孔子命弟子埋其醢(古时一种酷刑,将人剁成肉酱),终生再不吃肉碎。

有人说,子路之死,乃「杀身成仁」?成后来孟子的教义「捨生取义」?是真正的儒家勇士。我说:非也、非也。子路乃鲁国人,非卫国人,他不是「成仁」,也非为国捐躯,而是忠于自己的职责、信念,正如他駡公孙敢,和仓皇而逃的子羔,食人之禄,该忠于其事,这是儒家之学吗?至于「捨生取义」,这是「义」吗?

子路死时62岁,少孔子9岁。一年后,孔子在相继丧妻亡子,和痛失两个心爱弟子颜回、仲由后,也瞌目长逝了。

呜呼!我叹子路之死,何其不值乎!

黄仲鸣教授

文学博士,资深报人。
香港树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教授。
着有《香港三及第文体流变史》、《一个读者的审查报告》,编有《香港文学大系1919-1949通俗文学卷》及1950年代卷等。


< 原创文章/视频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 >
欢迎留言:

登入/登记成为会员后留言